
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临近,最近官方发布了很多相关信息。没想到还是看到了一些质疑声,有人认为没有这个必要那么严格要求,队列走得好跟打仗没关系。还有人认为,浪费了太多精力物力人力。这种想法是完全不懂阅兵的政治意义驰赢策略,以及组织力多有强大。

驰赢策略
根据央视报道,这次阅兵按阅兵式和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,时长70分钟。编设45个方(梯)队,另外受阅的装备就有上百种,都是从国产现役助战装备中挑选出来的,而且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非常大。而且方队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,海上作战群、陆上作战群、防空反导群、信息作战群、无人作战群、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等,而空中梯队则按照模块化、体系化编组。正如徐贵忠少将说的,阅兵要动用上万人、上百架飞机、数百台地面装备,要实现整体化一、精准协调、米秒不差,如同组织一场战役。
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:首先,考验战略统筹。阅兵是会成立专项指挥部的,这种高层级统筹确保了资源调配、任务分工和跨部门协作的高效性,类似战役中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;其次,模块化分工和精准执行。阅兵方队、装备展示、空中梯队等被分解为独立模块,各模块由专业团队负责训练和协调。比如人员方队,从各军兵种抽调精英,进行长达数月的封闭式训练,注重队列整齐度、动作一致性。装备方队,涉及数百辆坦克、导弹等重型装备的运输、检修和动态调度,需协调铁路、公路运输,精确到分钟级的行进时间控制。而空中梯队,多机型编队飞行需反复演练队形变换和高度保持,气象部门实时监测以确保安全;另外,这还能检验技术创新和应用。比如通过计算机建模预演阅兵全流程,优化路线和时间节点,利用北斗导航、5G通信等技术实现方队定位、速度的实时追踪与反馈。
运用大数据预测物资需求,如食品、医疗、应急设备的精准配送。最后还有风险管控以及紧急预案。阅兵筹备中会预设多重风险场景,比如如天气突变、装备故障、人员伤病等,每个环节都是要做多个预案的。而且安保压力也很大,所以要构建立体全方位的安防网络。这种组织力有多可怕,普通人看不出来,包括我们也只能看看表面,实际上只会更精细、复杂,某种程度上比真正的战争要求都高多了。
中国阅兵的组织融合了军事化管理、技术创新和社会协同,所以说其复杂度不亚于一场战役。这种能力既源自中国的制度优势,也反映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。每一次阅兵的成功举行,都是对中国组织力与执行力的集中检验。某些质疑声该停一停了驰赢策略,这样只会显得无知。
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